防城区:“茅岭鲈鱼”地标名片 引领乡村振兴新航向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在防城区茅岭镇秀丽村,有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水域,从高空俯瞰,一个个渔排绵延成片,仿若一片海上陆地,里面正孕育着一批“水中的黄金”,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符号。
▲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俯瞰。
清晨,阳光尽情倾洒在江面,波光粼粼。秀丽村村民梁兆荣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和同伴来到岸边的小船,两人熟练地解开缆绳,启动船只,驶向那片承载着他们致富梦想的海域——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开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梁兆荣熟练地将饵料撒向鱼塘。
▲梁兆荣捕捞鲈鱼。
“你看,这些鱼多灵魂!”梁兆荣指着水中欢快游动的鲈鱼,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现在我们的鲈鱼已经陆续上市了,接到了好多订单!”梁兆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饵料撒向鱼塘,饵料刚一入水,平静的水面瞬间沸腾起来,成群的鲈鱼争先恐后地跃出水面抢食,溅起朵朵水花,场面特别壮观。
▲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俯瞰。
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位于茅岭江秀丽村江段,全长3公里,茅岭江河川径流丰沛,气候条件温和多雨、江海交汇、咸淡交融,优质稀缺的天然环境为茅岭鲈鱼的养殖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我是从2018年回到茅岭镇秀丽村养殖鲈鱼的,这里是海咸淡水交汇处,对鲈鱼养殖是非常有利的,我每年大概会投放5、6万尾苗,到现在已经进步到150个左右的网箱,每个网箱有1500条成鱼,年收入都能达到十几万。”几年前,梁兆荣还是个在外打拼的游子,如今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鲈鱼养殖能手。
▲梁兆荣展示养殖的鲈鱼。
从养殖网箱到市场,茅岭鲈鱼一跃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为推动鲈鱼产业高质量进步,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进步的红利,2024年,防城港市有关部门还为防城区茅岭镇秀丽村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同时制发海域使用权证、水域滩涂养殖证,广西首次顺利实现“两证同发”,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养殖用海确权难题,还有效维护了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为打响茅岭鲈鱼这一特色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来源:防城区融媒体中心